
借着Kimi K2的小爆发,吐露一些近期对Model as Agent的小思考
借着Kimi K2的小爆发,吐露一些近期对Model as Agent的小思考上周五(711),月之暗面蛰伏半年,憋了个大的,正式发布Kimi K2模型,总参数1T,同步开源。具体模型效果就不过多赘述了,网上已经有很多实测。
上周五(711),月之暗面蛰伏半年,憋了个大的,正式发布Kimi K2模型,总参数1T,同步开源。具体模型效果就不过多赘述了,网上已经有很多实测。
在上一篇关于子模优化与多样化查询的文章发表后,我们收到了来自圈内很多积极的反馈,希望我们能多聊聊子模性(submodularity)和子模优化,尤其是在信息检索和 Agentic Search 场景下的更多应用。
你有没有想过,创业这件事情可能彻底变了?我最近听到一个访谈,让我对未来的公司形态有了全新认知。John Rush,一个声称自己运营着"地球上最自动化组织"的创业者,正在用 AI 颠覆我们对团队和雇佣的理解。他的公司80%的工作都由AI agent完成,而他的目标是实现100%自动化。
本来以为美图可能会在 8 月份推出新产品,给中期财报壮声势,但没想到,公告发布 20 天不到,这款名为 RoboNeo 的 AI Agent 就上线了,而且是直接面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。
你是不是也发现,用AI写SEO文章,总感觉差点意思?
在这篇文章中,它详细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多智能体研究系统,这是一个架构,其中主代理(The Lead Agent)会生成和协调子代理(Subagents),以并行方式探索复杂查询,内容涵盖系统架构、提示工程以及评估方法等。
AI 终于可以当「第一作者」了。斯坦福大学近日宣布,将于 2025 年举办一个史无前例的学术会议 —— 科学 AI 智能体开放会议(Agents4Science 2025),全称 Open Conference of AI Agents for Science。 它的投稿要求堪称颠覆:第一作者必须是 AI。
现在的AI Agent在文档生成PPT或视频方面,要想像人一样,把文字、图片、讲解、音视频全都串起来讲清楚,还真不太行。
距离 3 月凭借 “AI 智能体自主完成复杂任务” 的产品惊艳亮相仅四个月不到,AI Agent 公司 Manus 就因一场大规模裁员陷入舆论漩涡。近日, Manus 向多家媒体证实,公司对国内业务团队展开优化,120 名员工中,除 40 余名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,其余皆被裁员。
Listen Labs 由两位哈佛校友 Florian Juengermann 与 Alfred Wahlforss 在 2024 年底联合创立,并在 2025 年 4 月连获 Sequoia 领投的种子轮与 A 轮合计 2700 万美元融资,目标是打造一套能自动招募受访者、主持上千场多语访谈、即时归档并复用洞察的“AI 用户研究员”体系。